1984年,韩先楚和刘震“互揭老底”,刘震:忘了当年的臭鸡蛋了?_领导_棉袄_地主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1984年春季,北京召开了《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战史》编委会的扩大会议。参加会议的,都是曾在红25军服役过的资深老领导,比如程子华、韩先楚、刘震、刘华清等重要人物悉数到场。

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开国上将韩先楚一出现,立刻成为全场的焦点。尽管他已年过七旬,但依旧保持着军人的挺拔风采:头戴整齐的解放帽,身穿军绿色制服,精神焕发,气度非凡。

韩先楚很快便开始和大家回忆起自己的从军经历。他说,自己16岁那年,庄稼连年歉收,地主却丝毫不肯减租,家里的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顿。正当他心灰意冷时,听闻邻村的红军打倒了地主,还打开粮仓给穷苦百姓分粮,他心里暗想:“不如投奔红军,学会拿起枪,回来后清算村里那些盘剥人民的地主和恶霸。”

把这个想法告诉同伴们后,大家纷纷响应,韩先楚带着十几名伙伴一起加入了红军。一位队长见他们来了差不多半个排的人手,喜出望外,便对韩先楚说:“你先担任副班长,这十几个人都交给你管理。”

韩先楚听了顿时慌了神,连忙推辞:“我没带过兵,也没打过仗,不行啊。”

展开剩余84%

队长却坚定地说:“你能带他们来参加红军,证明你能带他们打仗。现在这个班没班长,你先干副班长,积累经验。”

无奈之下,韩先楚只得硬着头皮上任了。几天后,队长布置了一项重要任务:“你带班里的同志,去剿灭‘红枪会’的嚣张气焰,不能让他们吓退了刚觉醒的群众。”

“红枪会”是当地一支反动地主武装,专门对抗红军。该组织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,打仗前要烧香拜佛念咒语,还会往脸、胳膊和胸口抹鸡血和狗血,妄图神化自己刀枪不入。韩先楚带着新兵与“红枪会”交锋时,班里的战士毕竟是新手,见对方装扮得如同鬼魅般,都吓得不敢上前。

见此情形,韩先楚急得大喊:“别怕!拿枪的就开枪,拿铳的就放铳,我偏不信这世界上真有刀枪不入的人,瞄准他们,打完看他们还嚣张不嚣张!”

全班士兵随即集中火力射击,霎时间,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,仓皇逃跑。士气顿时大振,大家心里都想:“原来‘红枪会’不过如此!”韩先楚挥舞着大刀,带领众人奋勇追击,令“红枪会”四散而逃。

这场战斗后,韩先楚因表现突出被提升为排长。不久,他抓获了一个探听红军消息的老百姓。领导认定此人为“奸细”,命令韩先楚立即处决。但经过仔细盘问,韩先楚确信此人无罪,便释放了他。

消息传开后,领导十分恼怒,撤销了韩先楚的排长职务,并调他到营里任副官。几个月后,在一次与敌人的遭遇战中,韩先楚与部队失去了联系。

这时,一人插话打断韩先楚的叙述:“后来,还是我们把你收容的!”韩先楚一看,竟是军事科学院副院长、开国上将刘震。

韩先楚却开玩笑地说道:“你这个‘刘歪嘴’,你们是收容了我,可让我给你们当伙夫,背行军锅!”

韩先楚给刘震起绰号“刘歪嘴”背后还有一段趣事:1935年4月9日,红25军在陕南九间房伏击敌军。战斗中,刘震冲锋在前,敌军一名军官见状拔枪射击,子弹击中刘震右颌。因枪是手枪,子弹穿透力较弱,被牙齿挡住,未伤及要害,却留下永久伤疤,令刘震说话时嘴巴歪斜。从此他得名“歪嘴子政委”。

刘震并不介意这个绰号,笑着对韩先楚说:“那也是考验,看看你的表现如何。”

韩先楚立刻反击:“你们不但让我当伙夫,每天做饭,还老怀疑我,经常盘问,真是难以忍受!”

刘震继续笑着说:“你还记得你抓了一手‘臭鸡蛋’吗?有次打土豪,你跑到土豪家翻箱倒柜,连马桶都提出来,黑灯瞎火中你竟伸手抓了一把臭屎,甩都甩不掉,一边甩一边骂‘臭鸡蛋,吃不得吃不得!’你看我们让你做饭,你做的饭到底怎么样!”

众人听了都忍俊不禁,哄堂大笑。韩先楚也不甘示弱,马上揭刘震的短:“你有次打土豪,偷偷拿了两把食盐没上交,违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老班长来评评理!”

这时,程子华插话道:“先楚、刘震,你们当年不是一个班的吗?”

刘华清接着说:“对,他们本来就在一个班,陈先瑞是班长!”

韩先楚说的“老班长”正是开国中将陈先瑞。他们那个班出了两个上将,一个中将。1955年授衔后,刘震和韩先楚依旧尊称陈先瑞为“老班长”,而陈先瑞总是谦虚地笑道:“我只是个中将,哪里敢领导两位上将?”

刘震却不以为意地说:“什么将军不将军的,战士就该叫班长,这历史不能抹杀!”

刘震坦然承认偷盐事,还说:“我当面向老班长作了检讨,不过你抓‘臭鸡蛋’的事,老班长也知道!”

韩先楚则继续揭刘震的短:“刘歪嘴,想当年你当指导员时,穿着红花缎子棉袄,行军时很招摇。你耍什么风流,摆什么架子!”

他说的是长征前,刘震当连指导员时,大家都穿棉衣,唯独他穿单衣单裤。寒冷难耐,他才穿上一件谁都不愿穿的地主婆花缎棉袄,外罩灰布长衫遮掩。这个秘密很快被发现,每当领导路过,就有人掀开他的灰布长衫,露出红花棉袄,引得众人哄笑。后来他用这件棉袄和农家大嫂换了破棉袄,结束了这段趣事。

韩先楚的揭短让刘震羞红了脸,现场再次爆笑。

进入80年代,这个班的三位将军陆续退出军队领导岗位。刘震于1985年9月13日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《老同志要有点乐退精神》,文中他提到:

三年前,党的十二大上见到自己的名字时,他曾主动申请退出中央委员会,希望为年轻干部腾出空间。他强调,只有拥有充满活力的领导机构,党才能完成新时期的伟大任务,因此提倡老同志乐于退下,让位于年轻一代,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。

这篇文章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家无私放权、不贪图名利的精神,赢得广泛称赞。

1986年10月3日,韩先楚因病去世,享年73岁。陈先瑞和刘震悲痛万分,携红25军老战友撰写回忆文章,于1987年5月21日刊登在《人民日报》上,以表达对韩先楚的怀念。

晚年时,陈先瑞被记者问及是否写“将军班”回忆录,他感慨道:“老韩活着时就说过,活人不该与死人争功。我们那个班历经战火生死相依,解放后只剩我们三人了。其他同志甚至没有留下姓名,更别提外号了。我这个班长……唉!”说罢泪流满面。

1992年8月20日,刘震在北京辞世,享年78岁;1996年1月10日,陈先瑞也在北京去世,享年83岁。虽然三位将军先后离去,但他们深厚的革命情谊,将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中,永不褪色!

发布于:天津市